地理:借力仿真模考 实现进阶复习

分享到:

2023-03-10 13:54:23

中国教育报

新高考聚焦核心素养,关注关键能力,试题情境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中广泛选材,呈现的地理问题大多是结构不良的真实问题,重在考查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不仅能解题,还能解决实际问题。

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学生将面临模拟考试,如何利用好模拟考试,实现高效复习?

真实模拟,提升学生思维结构水平

二轮复习、三轮复习不是对一轮复习的重复,每一次模拟考与上一次相比,预期目标也不尽相同。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学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素养水平进行了明确划分,不同水平间是相互联系、逐渐递进的。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建议,要开展思维结构评价,高考中也通过构建描述性的评分标准,准确评价学生的作答情况。教师应通过模拟考试对学生进行思维结构评价,以准确掌握学生思维结构水平。首先要确定模拟考试目标,明确不同阶段的模拟考试及考试试题应达成的思维结构水平,然后根据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确定分级作答表现,制定能够反映思维结构的评分标准,最后根据考试数据进一步分析学生当年的学业质量水平,找准学生的优势及不足。以2022年湖南卷18题第一问题为例,该题要求学生指出山脊和山谷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在原因分析过程中,部分学生套用教学中常见的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模板,从有机质的来源、分解、淋溶、人为影响等方面分析,不顾材料中自然保护区、台风等信息,以致无法准确作答,进而失分。这样答题,说明学生能够达到多点结构层次,但是由于在设定的情境中无法串联要素关系,没有达到关联结构层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此类问题,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点间的逻辑架构联系,串联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思维结构水平,提高地理学科能力。

以模拟考试为周期,确定二轮复习的重点

教师应在前期模拟考试的基础上,摸清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以模拟考试为周期,开展二轮专题复习,在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四是强调学生主体,提升复习质量。二轮复习的主角是学生,教师要“关注主体发展,使教学有效”。一轮复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完成地理知识框架的建构,二轮复习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自愿和主动的情况下探究地理问题,例如学生讲题、疑难问题辨析、学生命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求学择校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求学择校网”,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